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租户

租户是指业务,其客户交互通过第三方提供的服务得以实现或增强,第三方通常是指电信服务提供商。 然而,从结构性观点来看,租户用来实现或增强这些交互的绝大多数硬件和软件属于服务提供商。

从功能性观点来看,分层多租户环境中的每个租户都是一个完全能够处理客户交互的联络中心(单站点或多站点)。 在分层多租户环境中,Genesys Administrator Extension 在任何给定的时间都只会显示属于该环境内特定租户的那些硬件和软件资源。

Important
要创建租户,用户必须拥有适当的权限和角色特权以登录到 Genesys Administrator Extension 并创建租户。 但是,为了让用户创建租户,必须存在租户创建者访问组。

资源分配

其中一些硬件和软件资源会单独分配给各个租户(例如,交换系统的电话分机和队列)。

其他资源由租户共享;这些资源为其中一些或者所有租户同时处理客户交互(例如,交换系统的控制和信号设备以及公用电话网络的服务控制点)。

描述这两种资源类型的配置对象将相应地分配给租户。

查看租户

通常,可见的租户取决于在 Configuration Manager 的“租户目录”中选择的租户。 当设置为“环境”时,用户将能够看到所有租户。 如果选择了另一个租户,则用户只能查看该租户和任何现有子租户。

如果用户使用“快速过滤器”字段,则会搜索用户拥有访问权限的所有租户。 如果用户没有“环境”(根)租户的访问权限,则不会显示该租户。

“租户”列表显示您的环境中的租户。

Important
已禁用的租户在列表中显示为灰色。

Configuration Manager 遵循租户权限设置。 您只能访问您已获得访问权限和特权的那些对象。

可通过在“快速过滤器”字段中键入对象的名称或部分名称来过滤此列表的内容。

要创建新租户对象,请单击“新建”。 要查看或编辑现有对象的详细信息,请单击对象的名称,或单击对象旁边的复选框并单击“编辑”。 您必须单击租户才能访问用于复制租户、删除租户或者启用或禁用租户的功能。

Important
从配置数据库中删除租户时,将会同时删除所有其子租户,并以递归方式删除这些子租户的所有子租户。

单击租户的名称以查看有关该对象的其他信息。 您也可以设置选项权限,以及查看依赖关系

Procedure: 创建租户对象


Steps

  1. 单击“新建”
  2. 输入以下信息。 对于某些字段,您可以输入值的名称,或单击“浏览”以从列表中选择值:
    • 名称—租户的名称。 必须为此属性指定一个值,并且该值在配置数据库中必须是唯一的。
    • 密码—必须用于访问此租户的密码。
    • 确认密码—确认密码。
    • 父租户—此租户的父租户。 默认情况下,父租户是您在其中创建新租户的租户。 如果更改此字段,则会将新租户创建为指定父租户下的新子租户。 要随后更改父租户,请参阅上面的“结构”选项卡。
    • 可付费编号—出于成本跟踪目的对此租户的活动进行收费的帐号。
    • 默认能力规则—“能力规则”类型的脚本的名称,该脚本定义此租户处理多个交互的能力。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报告文档。
    • 默认合约—应用于此租户的资源的默认成本合约。 有关详细信息,请参阅 《Universal Routing 8.0 Routing Application Configuration Guide》的“Routing Solutions”(路由解决方案)一章。
    • 状态“已启用”—如果选择,则指示对象处于规则操作条件下并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使用。
  3. 单击“保存”
Important
如果您未以默认用户身份登录或不是 SuperAdministrators 访问组的成员,则必须拥有特殊权限角色特权才能创建租户。 有关用于创建租户的安全要求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Genesys 8.1 Security Deployment Guide》

分层多租户结构

分层多租户结构的结构可包含无数个等级。 此配置环境可满足层次结构中每家公司的需求。

在任何多租户环境中,在配置数据库初始化后第一次运行 Genesys Administrator Extension 时,只能查看“环境”租户。 在配置数据库中注册新租户时,Configuration Layer 会自动创建支持为此租户分配资源和输入配置数据所需的所有文件夹。

有关权限在分层多租户结构中的继承方式的信息,请参阅 《Genesys 8.1 Security Deployment Guide》

修改分层多租户结构

要在结构中的父租户之间重新排列租户,请为要移动的租户对象修改“父租户”字段。

This page was last edited on December 22, 2014, at 15:22.
Comments or questions about this documentation? Contact us for support!